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时,整个战场的焦点集中在中原野战军与黄维兵团之间的对抗。刘邓的12万大军在辽阔的平原上挖掘了无数交通壕炒股配资交流网,将黄维的12万部队牢牢困住,仿佛准备一口一口地消灭他们。
杨勇与苏振华指挥的中野1纵,在之前与黄维兵团的激烈冲突中遭遇了巨大的损失。尽管官兵们依旧士气高昂,但战斗中的损失不容忽视,战斗力大大削弱。刘邓考虑到1纵的现状,特意安排他们避开黄维兵团中最强的18军,而将他们放置在西集团,任务是攻占由蒋军第10军把守的小马庄,并随后向大王庄进攻。然而,这项任务并非轻松之事。小马庄离黄维司令部双堆集仅3公里,一旦失守,黄维兵团的核心就会暴露,双堆集的侧翼也将面临威胁。深知兵法的黄维当然明白小马庄的战略意义,为了固守这一阵地,他在此布置了两个营,并修筑了大量的子母堡垒。这对缺乏重型火力的1纵而言,无疑是一场硬仗。
杨勇将20旅的旅长吴忠召来,亲自布置任务。打小马庄的重任落在了20旅的肩上,因为此时他们的部队相对齐整。为了增强火力,杨勇为20旅调集了3门山炮、17门迫击炮和30具掷弹筒,这是他所能提供的全部装备。此时的吴忠年仅27岁,是我军最年轻的师(旅)级干部。按理说,他应该是团级干部,但因为他在两年前的龙凤战役中表现突出,在战斗中保持沉着,避免了一场成建制的覆灭,成为了当时的英雄。由于这一表现,吴忠破格提拔,由团长升为副旅长,并最终成为20旅的旅长。
展开剩余80%尽管吴忠带领的20旅三度进攻小马庄,但每次进攻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进展也十分缓慢。杨勇和苏振华来到20旅的指挥部,质问吴忠问题出在哪里。几天几夜未曾合眼的吴忠向他们述说着自己的困境:“晚上我们攻,他白天反攻,双方打得不可开交。59团伤亡过半,58团也差不多。敌人的工事太坚固了,我们的火力支援不够,兵力又难以展开。没想到第10军这么难对付,这样的战法肯定不能继续下去……”
杨勇冷静地回应:“我们来这里不是听你诉苦的,而是要听你有什么应对办法。”吴忠沉默片刻后,提出了自己的请求:“我希望部队能休息一天。”这个请求让人有些意外。此时,双方几十万大军正在激烈作战,各个战场相互联系,一个地方进展不顺,其他战场也会受到影响。而且,在总攻任务开始之前,刘伯承司令员已下令,各个部队必须坚持进攻,直到彻底歼灭黄维兵团。因此,吴忠要求全旅停战一天,休整一下,实在是一个冒险的提议。
杨勇心思深远,他听取了吴忠的解释,并表示理解:“部队已经连续作战三天,虽然没打进去,但也大致摸清了敌情。几天前几支团轮番上阵,实际上是‘添油战术’,效率不高。我们可以撤下部队,让大家冷静冷静,把那些伤亡惨重的连队重新组合,利用一天时间进行近迫作业,尽量缩短冲锋距离,争取炮火一展开就能打破敌阵。”
吴忠信誓旦旦地承诺:“如果允许我们休整一天,10日必定拿下小马庄。”苏振华表示赞成,并夸奖吴忠考虑周到,不再是过去那个鲁莽的年轻人了。杨勇则说:“我同意,但事关重大,无法做主,我需要报告总前委,听刘邓首长的意见。”
杨勇打电话向刘邓报告,邓政委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:“只要能拿下小马庄,格老子,别说休整一天,几天都行!”听到政委这么说,杨勇答应吴忠可以休整三天。“三天就三天,12日晚必须拿下小马庄!”邓政委的命令简洁明了,一语道破天机。
吴忠听到三天的休整时间,几乎难以置信。这种信任让他压力倍增,12日晚如果没有拿下小马庄,恐怕很难交代。于是,吴忠召集各团首长开会,大家一致认为,三度进攻失败,根本问题在于战术上的失误,步炮协同不力,部队之间的配合也有问题。要突破这种村落堡垒阵地,不能依赖人数,要采取小股部队多路进攻的策略。
58团的团长郄晋武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:前天进攻时,9连的突击组已经成功突破敌阵,但第二梯队没有及时跟进,突破口被敌人封堵了。值得庆幸的是,唯一留在敌阵中的战士王喜昌最终安全撤回,成功摸清了敌情。吴忠欣喜若狂,立即召王喜昌来,详细询问其突进与撤退过程。之后,他给王喜昌分配了两个任务:一是将自己获得的敌情传达给突击队员,二是在战斗打响后,负责带领突击队进入敌阵。
在三天的准备时间里,20旅的官兵们挖掘了到敌阵地仅50米远的交通壕,还进行了多次模拟进攻演练,几乎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。吴忠多年后回忆,这场战斗是他一生中准备最充分的一次。
四度进攻小马庄时,20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便攻占了阵地。然而,接下来的战斗才是真正的考验。敌军展开了猛烈的反击,20旅在苦战数日后,几乎损失殆尽,坚守小马庄的两个营每个营的人员都不足一个完整的连队。杨勇决定让20旅撤下阵地稍作休整,以便后续参与总攻。然而,吴忠坚决要求再等一天再撤,避免早晨交接时被敌人趁虚而入。
杨勇与苏振华看着吴忠展现出来的战略眼光,颇为欣慰。苏振华还在提醒:“吴忠,给20旅留点种子啊!”吴忠表示,大家为消灭黄维兵团不惜一切。于是,20旅再次守了一天。等到他们最终撤下阵地时,伤亡人数超过2000人,几乎损失了一个完整的团。
等到20旅重新投入战斗时,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。最终,20旅抓获的俘虏只有100多个,缴获也非常少。吴忠苦笑着说道:“我们天生就是啃骨头的命,想喝汤都这么难!”
20旅之后被扩编为18军52师,成为了18军的第一主力部队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